采购新视角:全面考量,甄选优质供应商

  本文由子琛企业管理咨询分享:

  在采购过程中,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企业确保产品质量、控制成本、提高供应链稳定性的关键环节。本文基于一篇专业文章的内容,重新梳理并阐述了采购在选择新供应商时应考虑的多个维度,旨在帮助采购人员练就一双“火眼金睛”,精准识别并甄选优质供应商。

  总持有成本(TCO)的重要性

  采购决策中,价格往往是一个直观的考量因素。然而,仅凭价格高低选择供应商往往忽略了总持有成本(Total Cost Ownership, TCO)。TCO涵盖了采购成本、物流成本和持有成本等多个方面,是全面评估供应商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。因此,采购人员需从TCO的视角出发,进行更为全面的成本分析。

  甄选优质供应商的10大策略

  1、审核认证‌:

  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验证供应商的生产运营、持续改进和文件管理等流程,确保其符合客户要求和标准。

  关注ISO、行业特色认证或邓白氏编码等资质,快速筛选潜在供应商。

  2、评估地缘政治气候‌:

  综合考虑供应商所在地的政治稳定性、基础建设、劳资关系等因素,避免供应链因地区风险而中断。

  以东南亚低成本国家为例,需权衡报价与供应稳定性之间的平衡。

  3、核查财务稳健性‌:

  密切关注供应商的财务状况,识别潜在的资金链断裂风险。

  留意高管离职、产品质量下降等异常信号,及时采取应对措施。

  4、评估天气相关风险‌:

  检查供应商所在地区的天气情况,评估自然灾害对供应链中断的潜在影响。

  确认供应商是否具备应急预案,确保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生产。

  5、确认制造基地分布‌:

  选择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基地的供应商,以提供更多选择和降低运输成本。

  较短的交货期有助于降低库存持有成本,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波动。

  6、获取库存数据可视性‌:

  掌握供应商关键物料的库存数据,确保供应链的可视性,防止断货风险。

  7、调查供应链敏捷性‌:

  评估供应商在产能增加、订单调整等方面的敏捷性,确保供应链能够快速适应需求变化。

  8、检查服务承诺与客户要求‌:

  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协议,明确客户服务水平,确保订单交付的标准化和规范化。

  9、获取提前期和交付统计信息‌:

  选择提前期较短的供应商,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和安全库存水平。

  重视供应商的准时交货率信息,确保其交货表现符合期望。

  10、确认付款条件‌:

  与供应商协商一致的付款条款,确保双方利益平衡。

  在选择供应商时,需考虑其接受付款条件的能力。

  结论

  采购在选择新供应商时,需从TCO的视角出发,综合考虑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。通过实施上述10大策略,采购人员能够精准识别并甄选优质供应商,为企业构建稳定、高效、低成本的供应链体系奠定坚实基础。


标签:

  • 声明: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演示用,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。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  •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wanfu99.com/qyglzs/210.html
供应链管理的核心:协作的力量
建设性辩论:解锁组织创新与高效决策的关键